面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議題,企業不只是關心它所帶來的效益,實際導入可能面對的問題與狀況,也是IT單位關注的焦點。用軟體機器人來替代人,去做重複性高的工作,看似相當合理,但實際上,關鍵在於,企業要如何有效運用RPA這樣的自動化工具。首先,可能要釐清一些事情,才能繼續思考RPA在企業的定位,畢竟不同環境有很大的差異。

 

如果從流程改造的面向來思考,似乎也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,只能不斷透過系統開發來因應,為找到突破點,重新思考流程自動化,可能就是新的方向,辦公作業場景的自動化新應用,已經成為近年企業關注焦點。

 

運用自動化機器來減輕人員的勞動力,從工業時代之後就不斷提起,早期應用單純,近年則變得多元而普遍。談到機器人(Robot),一般人想像可能都是在工廠,像是用於自動化生產流程的機器人手臂,或是用於物流倉儲作業的無人運搬車(AGV)。

 

企業內部一般事務性的工作,根據調查,一個“滿載”的流程機器人僅約耗費一般員工三分之一的成本。在財務會計的作業流程自動化應用方面,從日記帳分錄記錄到調整總帳科目,以及轉為各項報表等這些流程都適用流程自動化,目前已經出現非常多的實際應用,流程機器人效率是間接作業人員的15倍,同時趨近於零失誤率的作業執行品質,提供15%至90%的降低成本的機會。

 

流程機器人不僅可以減少間接人員的人力需求,還提供了其他優勢;因其24X7全天候運行,流程機器人能製作對時間敏感度高的報告,以趕上截止日期。透過流程機器人的執行結果將會更準確,避免數據重複輸入和輸入錯誤所衍生一連串的彌補措施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ztong0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